日前我在查詢NCC的公告資料時,赫然發現之前所關注的「廣播自製節目」的報告仍每年公布,並提及「整體兒童節目總時數,確實因為屬於兒少頻道的MY KIDS TV在2023年停播,影響兒童節目播出時數。根據統計,2023年兒童節目總時數年減719個小時,本國兒童節目減少73小時,本國新播兒童節目時數也減179小時。」
這個MY KIDS TV的停播,讓我回想到《動漫哈哈鏡2018-2》的Episode 9〈OTT當道的有線電視悲歌?淺談動畫代理商的必要轉型〉篇,完整描述到在有線電視時期、MOD平臺以降,以及OTT平臺興盛至今,動畫頻道種種開設的變化。
小魚Ro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往一種刻板印象是在條通區的卡拉OK、酒店稱為八大行業等特種行業,如今,在台北市再將電子遊戲場業、網咖(資訊休閒業)合併後,稱為十大行業。像是動漫KTV自90年代末出現,至00年代在台北市風起雲湧起來,較早時由於僅用大廳的方式經營,因此取照不是太過困難,然而後來為了增加營收,變成包廂式,消防安檢變得複雜起來,這種特種行業執照就變得困難與不易。
小魚Ro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進入2025年的一開始,從2009年由台北師大發跡的依斯特就在臉書上發布即將於2025年3月2日停止營業。此外,高雄米娜頻道也在2024年11月先行公布要搬家的訊息,並在後續臉書上提到要先在2025年2月24日休業再開。
想想從2005年的青春譜(固定餐飲坊)至今,台灣的日韓KTV逐漸在這20年來轉型為迷群耳熟能詳的風格,大大小小的業者開幕與收攤,在2025年2月的現在大致有12間較為知名,台北從1間變為7間。中間還有在西門町的2018年11月繆斯停業等。
小魚Ro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一直灌輸我家小朋友動畫歌,從洗腦的《勇氣爆發Bang Bravern》主題曲、《破邪大星彈劾凰》主題曲〈CROSS FIGHT〉、亂馬1/2的早期主題曲〈Little☆Date〉,以及像是林原惠的各個主題曲,如《機械女神J》〈Successful Mission〉、《秀逗魔導士NEXT》〈Give a reason〉之類的,小朋友其實都滿喜歡,都可以很快的哼哼唱唱,當然機器人系列歌曲比較容易。
就在此時,現在的YT就會來推薦我歌曲,由於要給小朋友聽,已經很久沒有聽水樹奈奈的歌曲,YT就自動推播給我,隨即我就看到了PS2遊戲《WILD ARMS the Vth Vanguard》〈Justice to Believe〉。沒有聽水樹的歌曲主要是水樹的歌曲難度很高,小朋友也不容易跟,但像是〈Justice to Believe〉在將近20年前,也是我一直在跟的曲子之一,節奏明快、弦樂器主軸(因為作曲、編曲是上松範康),很容易吸引耳朵。
當年我就很欽佩水樹2007年在「橫濱體育館」(Arena)演唱會上有的戲劇型演出(巡迴名稱為Live Museum),我其實當年就有一篇文章寫在臺北大學卡通漫畫社社報第11期(2008/3/17),並有轉貼在Blog中,因此記憶超深刻。
到這次YT給我推播的,則是2011年也在橫濱體育館的全場交響樂演出(巡迴名稱為Live Grace-Orchestra),此次更是被驚訝到,那種規模,真的是不像話的規模,就讓人回想我在《動漫哈哈鏡2017》、《動漫研究記事-文化媒介篇3》中曾寫過關於台灣動畫演唱會的情形。
小魚Ro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已經很久沒好好寫動漫畫類相關主題的研究,正好今天透過以下的科普網紅‧志祺七七的影片「靠賣公仔掛牌上市、總營收高達200多億台幣!泡泡瑪特在紅什麼、又是如何崛起的?」,來回憶起我當時對於動漫畫議題的好奇心,算是一個重返初心的概念,讓我們透過現在便利的AI工具,碰撞出一些關鍵詞,日後透過這些文獻再來立Flag吧。

(圖片引自GQ)
影片著重在中國(大陸)的「泡泡瑪特」(以下簡稱為Pop)。我初始以為Pop從專門的代購、跑單幫者,轉為像是日本Good Smile Company與壽屋一樣設計模型,沒想到其實Pop更像是結合村上隆的「超扁平」,用來產生潮流元素,以及用「可愛哲學(文化)」將平易近人的玩意兒、療癒系,變為簡單易入手的年輕人潮品。
村上隆的「超扁平」雖然是要打破高雅與通俗的界線,但實際上他有意無意讓自己的作品變為精緻文化的一環-即使Japan Cool所寄望的是全面性的不分精緻與通俗文化-這也就是Pop背後用更為廣大的「80%」形成突發式的市值「3880億新台幣」的可能性。
小魚Ro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類與機械的互動,究竟是科技的創新帶動服務,還是需求來帶動科技的創新,還是科技與服務互相凌駕彼此?
小魚Ro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虛擬偶像的潮流是越演越烈。從80年代的《Megazone23》起,這類型題材從動畫、電影,進入到一般消費大眾之中,
近年初音未來火熱發燙,連台灣於今天8月都曾經轉播日本的虛擬角色演唱會,各個迷群對著沒有實際形影的角色蹦跳,他們究竟想的是什麼?還是就只是要體驗這種感覺罷了?
AKB48的虛擬角色江口愛實也曾經短暫加入AKB48之中,但是迷群反而不以為然,為什麼迷群的感受截然不同呢?
或許我們從擬象與超現實來思考,一切的虛擬即為真實,迷群只要知道是否符合他們的期待即可,他們認定的真實就是真實,無需思考他們是否為假的,這種假或許也就是他們認定的真實,並不需要再多做解釋,愉悅感才是最重要的。
小魚Ro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九把刀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勇破三億元,連媒體梟雄黎智英也在友報刊登全版廣告祝賀這台灣電影界的一大奇蹟。然而兩個月前,卡神楊蕙如轟轟烈烈出版的「台灣漫畫月刊」就沒那麼幸運,創刊號就是腰斬號成為網路漫畫界的一大笑柄。8/26當天,筆者在卡神的座談會問答之中,了解事件的經過,檢討失敗原因如下。
小魚Ro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在本座談會中,我其實想要討論的問題有三,一是我們究竟說的「Otaku、御宅族、宅男…」到底指涉的是誰?二是從產業來看,透過這些人來做市場目標族群規劃,究竟會面臨哪些問題;三是動漫迷、同人在自娛之餘,究竟怎麼面對未來之現實。
小魚Ro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NICONICO動畫」應該是現在入門到進階的台灣動漫迷所必備的精神食糧之一。NICO動對於想以Web 2.0概念出頭的業者來說,是個很好的案例,因為NICO動不同YouTube只是以廣告與大型業者的合作來當作Base試圖來打平收支,而是透過更多社群互動的方式,以實際的行動來不斷改善、建立B2B2C的營運模式。本文以筆者的論文為基礎,少見描繪了NICO動的整個歷程,也內隱許多動漫文化上的現象與分析;同時本文也剖析了NICO動在受歡迎背後的獲利與著作權議題,若影音分享網站或是Web 2.0網站打算投入以及持續營運,除了需持續培養社群文化,亦得留意這些提及之問題。
小魚Ro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聲優天后這個稱號,你能想到誰?
十幾年來,莫不過林原惠是也。
小魚Ro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今年二月台北國際書展的業者邀請了日本聲優(配音員)釘宮理惠,引發台灣動漫迷前所未有的排隊狂潮,也連帶地增加會場其他銷售週邊產品的各家業者人潮,滾入了錢潮。看似突發性的熱潮,台灣其實從20年前的盜版錄影帶時期起,即有聲優迷的出現。約15年前,專門的網路動漫BBS站隨著網際網路的起步而興起,聲優專板在此時陸續成立;往後哈日風興起,同人誌展主辦者、動漫代理商、唱片業也趁機於2000年起展開第一波邀請聲優來台訪問,此時聲優後援會透過網路趁勢而起,成為往後這些活動中最主要的參與者與帶動者;隨著這10年來各種動漫展的舉辦,聲優偶像式的造訪已成為活動定型化模式。
小魚Ro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奧井雅美終於要到台灣開個人演唱會了。
(請參見網頁:http://makusonia.com/information/archives/21.html ,巡迴場預定要到台灣與韓國。)
從06年11月4日與福山芳樹的演唱會對衝後,奧井雅美除了在JAM Project兩次來台的演唱會中登場外,就沒能單獨登場演出。
奧井的舞台魅力不用我說,從97年以來,每年定期的演唱會所不斷精進的磨練,自加入JAM Project以及成為製作人後,更上一層樓,展現的巨星架式已非同日而語。
今年奧井預定5/8來台的演唱會,可說是繼福山芳樹、影山浩宣+遠藤正明之鋼鐵兄弟後(另可加上北谷洋為FF高雄場的特別來賓),現行JAM Project全員可謂全數到齊。
當然,作為一個長期觀察者而言,還是得說出公允之事,近年奧井的曲風不若以往平易近人(或說是動畫歌取向),無論是兩岸三地能真正跟上腳步者幾希矣,盼能做出真正亞洲巡迴的風格,除了最新專輯曲之外,至少五分之三者,建議為老少咸宜之動畫歌曲,這才真的有海外進出的可能。
小魚Ro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2.5次元在彼岸是個頗為熱門的名詞,但台灣卻少見此一概念的討論。本文以為,這類新名詞其實在涵義上皆非原創,而是刻意創造出來,但本文仍從「2.5次元」的幾個特性著手,探討其背後涵義,期能喚醒閱聽人在面對這類名詞時勿踩泥淖而喪失詮釋的能力。
小魚Ro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HK紅白歌合戰在11/23號公佈水樹奈奈入選紅組歌手群之中,震驚各界,她不僅是第一次登上紅白歌合戰,更重要的是她成為第一位登上日本具有極高象徵意義歌唱舞台的聲優,打破以往所有歌唱聲優的紀錄,是為「聲優」正式踏入流行歌唱界的指標。
水樹奈奈處於日本的第三次聲優潮的中段班,她具有多種第三次聲優潮的特性,本文即是透過歷史回顧、唱片業動向、聲優界的脈絡,來分析現象背後的樣貌。
小魚Ro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次中時32屆文學獎的書簡組,共326篇的投稿,後初選出40篇,再經過名家挑選出15篇優選作品與一篇評審獎,今天閱讀了這些優勝的作品後,感覺不愧是「文學獎」,文筆真的是沒話說,其中最有意思的是今天刊登的評審獎〈給乖乖的一封信〉。與其他有關的動漫人物角色相比,乖乖確實不同於其他人定義的動漫人物,但在看這篇勝選文章之時,也同時觀察到版型的編排,才驚覺到相關的「規範性問題」,列述如下:
小魚Ro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於正在撰稿籌備中,寫到「動畫歌手與演唱會」的地方時,整理如下資料後發現,原來2008年是日本全力經營台灣的時間,2009年全力衝刺大陸,相當明顯。當然這還有很多外在因素、內在協調而成的結果,很能為後續觀察者或研究者發想。
時間
|
地點
|
演唱者
|
2001/2/23-24
|
香港
|
水木一郎、堀江美都子
|
2006/2/5
|
台北
|
影山浩宣、桃井晴子
|
2006/11/4
|
台北
|
福山芳樹
|
2006/11/4
|
上海
|
奧井雅美
|
小魚Ro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最近時報出版岡田斗司夫的《阿宅,你已經死了》,其實這即是2006年時他的演講稿的改版。筆者有當初岡田演講稿的同人本,後來再看到2008年正式發行的新書,兩相比較,演講稿主文幾乎與出版稿一致,私不得不佩服岡田的思考、文脈迅速。然而這本書,說是岡田的批判文,反而岡田自身也或許都自我混淆了。
小魚Ro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00年四月,科揚華公司曾經邀請高田明美來台與動漫迷見面。以當時高田光環之高、台灣的動漫展還正在形成、邀請作者通常是漫畫出版社的情形來看,科揚華這間沒有名氣的公司來邀請高田明美,實在讓我們覺得不可思議與欣喜萬分。事隔將近十年,台灣東販再度邀請高田來台,此時台灣已與當年有許多的不同了,但巧的是,高田兩次來台都有相似之處。
小魚Ro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消息其實早在4月中旬之後已刊登在中時的人間副刊以及週末報當中,不過當時我算是在研究如火如荼的階段,因此並未在Blog中談起。如果有同好要寫的話,記得要加緊趕工囉,7/31前要寄「實體信」到中國時報那邊囉,我當然已經寫好了,只是避免成為大家的笑柄,暫時就不公佈啦,反正10/31就是一番兩瞪眼啦,如果到時有上,不讓大家看也不行啦。
小魚Ro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