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很久沒好好寫動漫畫類相關主題的研究,正好今天透過以下的科普網紅‧志祺七七的影片「靠賣公仔掛牌上市、總營收高達200多億台幣!泡泡瑪特在紅什麼、又是如何崛起的?」,來回憶起我當時對於動漫畫議題的好奇心,算是一個重返初心的概念,讓我們透過現在便利的AI工具,碰撞出一些關鍵詞,日後透過這些文獻再來立Flag吧。
(圖片引自GQ)
影片著重在中國(大陸)的「泡泡瑪特」(以下簡稱為Pop)。我初始以為Pop從專門的代購、跑單幫者,轉為像是日本Good Smile Company與壽屋一樣設計模型,沒想到其實Pop更像是結合村上隆的「超扁平」,用來產生潮流元素,以及用「可愛哲學(文化)」將平易近人的玩意兒、療癒系,變為簡單易入手的年輕人潮品。
村上隆的「超扁平」雖然是要打破高雅與通俗的界線,但實際上他有意無意讓自己的作品變為精緻文化的一環-即使Japan Cool所寄望的是全面性的不分精緻與通俗文化-這也就是Pop背後用更為廣大的「80%」形成突發式的市值「3880億新台幣」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 志祺七七(2024),《靠賣公仔掛牌上市、總營收高達200多億台幣!泡泡瑪特在紅什麼、又是如何崛起的?》,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Yn0UE53cA0。
- 李先泰(2024),〈影片|泡泡瑪特在紅什麼?一家北京小賣店,如何10年翻出3880億市值?最賺IP大解密〉,《數位時代》,11/11,網址: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81031/pop-mart-2024-awesome。
- 四方田犬彥(2007),《可愛力量大》(陳光棻譯),台北:天下文化,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358096。
- 約書亞.保羅.戴爾(2024),《可愛無法擋!:卡哇伊文化如何連結我們的大腦並征服全世界》(蔡宗翰譯),台北:如果,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85068。
- 麥特‧阿爾特(2021),《日本製造幻想浪潮》(許芳菊譯),台北:聯經,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7385。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