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底FF的微希姐在臉書上突然詢問我關於在CCC上推薦2024年的原創同人誌。真的是非常不敢當!
《動漫放大鏡-政策制度篇-國漫館》是我從2015年、2016年一直在追蹤的動漫文化政策,從最初認為的不適當到最後的樂見其成,轉折之大,大家都沒辦法想像。
多虧了特別預算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國漫館才能在這種幾乎沒有根源就突發展開的政策下旱地拔蔥般出現。
在12月底FF的微希姐在臉書上突然詢問我關於在CCC上推薦2024年的原創同人誌。真的是非常不敢當!
《動漫放大鏡-政策制度篇-國漫館》是我從2015年、2016年一直在追蹤的動漫文化政策,從最初認為的不適當到最後的樂見其成,轉折之大,大家都沒辦法想像。
多虧了特別預算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國漫館才能在這種幾乎沒有根源就突發展開的政策下旱地拔蔥般出現。
這次,我請了吳泰毅教授來作為這本新書的推薦人。
就如吳老師在推薦序中所寫的,我與他相識在中華經濟研究院,後來相繼離職前往人生下個旅程之後,就只能在臉書上碰面。
他念的康乃狄克大學,正好也有我的學弟(教友與好友),只能說這個世界真小,有才的人都可以遇到一塊兒,也因為有臉書,才能持續看到他多才的文筆。
2018年我從臺大智活離開後轉到TTC來,因為每人要訂定KPI的關係,2019年11月回到母校在交大(當時還沒合併陽明)所辦的台灣資訊社會學年會,並做〈數位廣播還是廣播數位化?談廣播的數位轉型〉的論文發表,那時才驚覺,泰毅竟然是該場的主持人(迴避想必因為認識而避免做論文評論吧XD),才知道青年才俊,當時跟我一樣的小夥子竟然是個助理教授,現在也已是副教授,就快要進入教授的領域了。
2021年10月1日我應泰毅之邀,到陽交大說了一場《舊媒體革新:廣播數位化的現在進行式-廣播數位化政策/數位廣播與Podcast產業近況》,那時似乎還是疫情還未非常嚴重之際,也久未見陽交大的校舍與學弟妹(了解我的過往者應該知道我們當年社團時代與交大的合作),實感溫馨。
第二次就是2022年12月30日,也就是我部門從NCC轄屬變成是數位部轄屬的困頓時期,就只能透過線上的方式進行5G專網的講演‧《5G與專網政策的再思考》。這場5G專網的演講也就是這本讓吳老師來做評點的推薦文之契機。
再次謝謝吳老師的大力推薦,讓我或能在之後持續打滾在這個產學兩棲的平臺吧。
下圖是2019年11月在交大光復校區相遇泰毅
這次的內容‧5G專網是從過往的動漫放大鏡-政策制度篇來充填內容,到現在直接用專書來直接面對大家了。
當然為了符合本攤的調性,我用輕小說的風格來採軟整個主題「轉生後被困在5G專網裏,竟然還要拯救世界」,並且是我這些年來難得書寫一次破五萬字。讓這本書實至名歸。
本次地點是慣例的花博爭豔館。11/2-11/3的攤位是在B03!這次也是不在中間走道,跑到其他位置的更動嘗試,活化整體攤位吧-我的解讀。
這次擺攤販售的本如下,歡迎蒞臨指教:
《轉生後被困在5G專網裏,竟然還要拯救世界》
《動漫放大鏡-政策制度篇-國漫館》
《動漫哈哈鏡2018-2》
《動漫哈哈鏡2018》
《動漫哈哈鏡2017-2》
《動漫哈哈鏡2017》
《動漫透視鏡》
《動漫放大鏡-動漫著作權(1)》-售罄,[電子書版]
《動漫哈哈鏡2020》-售罄,[電子書版]
「轉生後被困在5G專網裏,竟然還要拯救世界」台灣5G專網政策的退化觀察動漫放大鏡-政策制度篇-國漫館
售價:300元 推薦序 轉生5G專網現場?政策、技術和現場觀察的奇幻冒險! |
當初狐面到我攤位,我已記不得是在哪一年(2013年?),
一個不知哪來的小伙子到我的攤位,除了來請益外,還特別邀請我到他的「交流場地」(後來的塔克文創協會)來做動漫畫的演講。
我當時一來已在開始籌備《動漫透視鏡》的事情,二來還有結婚流程的重要階段,還有一個大白話的原因-這到底這是啥社團,尤其是以前去過誠品演講、大學演講(如成大、嘉大)、NGO組織(青平臺),(後來還有許多工作上的專業演講對幾百人說話),說實在話,後來重視的是「成果效益」了,時間成本非常的高。
也因此我對狐面當時的邀請實在只能禮貌性打哈哈,只覺得這個小伙子看能不能持續下去才是重點。
沒想到,狐面後來還真的做了一本資料性同人誌(販鑑),更重要的是有成立台北市動漫工會,以及展開龍山寺地區性創生的動漫計畫,真的是相當了不起。
後來知道他在立院工作,也是相當專業可以與政治人物穿梭的人物,並且在這幾年運用clubhouse、YT直播的方式做了一些線上的對流交談,最有名的是請赤松健做線上對談(中間協助交流穿梭的有Jubei),了解台日同人誌使用的界線與交流等等。
如今,我認為這個苦心不能抹滅,這種在當代最重要的苦行僧持之以恆是最需要鼓勵的。爰此,我們就來看看這篇推薦文吧。
新刊再突擊!
今年4/20的台灣ACG年會後,就一直覺得這一年度幾乎就是虛度了,總得要對於圈內與讀者有點交代。
也就是在這個契機下,我重新將國漫館從2016年以後的政策,到2023年開幕再做個整理,好在有蔡沛霖、殷寶寧等人的資料文獻,也看到他們的文章有我的影子,深深覺得大家的概念相當近似,對於國漫館的成立都有著許多的看法。在現在每天的時間極少、身體精神已不若10年前可以揮霍,終於在5/8晚成稿。要非常感謝眾多的朋友,才能在這幾近難以成局的現在仍能出一本集結冊。
本次地點是慣例的花博爭豔館。5/11-5/12的攤位是在C06!
這次擺攤販售的本如下,歡迎蒞臨指教:
《動漫放大鏡-政策制度篇-國漫館》
《動漫放大鏡-動漫著作權(1)》
《動漫哈哈鏡2020》
《動漫哈哈鏡2018-2》
《動漫哈哈鏡2018》
《動漫哈哈鏡2017-2》
《動漫哈哈鏡2017》
《動漫透視鏡》
動漫放大鏡-政策制度篇-國漫館
售價:300元 推薦序 終於換到我惹! |
新刊突擊,好久不見。
FF40。據說也是FF20周年慶。
睽違了兩年多沒有出新刊。這次的新刊《動漫放大鏡-政策制度篇》是一個全新的主題,但因為時間窘迫,竟然從一本變成是至少上下兩集的製作。
內容是藉由國內某科技政策的制定過程,反推分析如動漫文化政策的荒謬性而來,不過很抱歉,這次就是個「上集」,所以關於動漫畫的分析部分,除了前言有提到外,還是只有前言才有...歪腰。
這次還是很榮幸的請到鴨子來協力作畫。這次的主題與下手撰寫,僅有大概一週的時間,昨天就寫了10000字,算是很久沒有的信手捻來。鴨子也是用飛速的方式趕完,實在讚嘆!
鴨子楊TikalYang
這次也是我「第一次」沒有放推薦人的內容。雖然不缺推薦人,但由於自己根本無法確切是否能完成,因此就保守起來。
現在每天的12小時加班工作,加上家人隨時都有一些難以預料的狀況,今天千業的謝哥和謝姐看到我直說「好久沒看到你啦」,我也跟老員工秀秀(應該是這樣子發音)說真的是非常抱歉,現在才來,好在真的是太幫忙惹。永遠支持千業啦!
這次的售價跟隨物價上漲,只能說,小量出本,而且盡是辛酸淚,請大家支持。
地點還是慣例的花博爭豔館。2/4-2/5的攤位是在G37!
這次擺攤販售的本如下:
《動漫放大鏡-政策制度篇(1)》
本次PF30地點是在花博爭豔館,第一天(5/18)在 D43,D44 、第二天(5/19)在 E39,E40
要記得,這次不是在A區、不是在A區、不是在A區,很重要要說三次。因為這次特地擺攤在「資料同人區」。看看一群都是資料同人的攤位,會不會有群聚效應(妄想)
整體販售商品為:
本次FF33地點是在花博爭豔館,第一天(2/16)在F38、第二天(2/17)在F39
整體販售商品為:
這本新系列的《動漫放大鏡》真是我除了動漫透視鏡外幾乎最煎熬的著述過程。
我這裡還是得先感謝再感謝我太太的「相忍為國」,從二寶誕生後,為了要安撫大寶,我們大概有兩三個月的生活品質奇差無比。每天三到五小時的睡眠,隔天起床後就不閉眼到下班,而後到大寶上床,即使中午或有午睡、捷運交通時間也有打盹,但睡眠少讓我都不知FF33究竟能否有機會著述。而到一月初終於出現撰稿的曙光,而後因為機緣巧合遇到大學卡漫社的四代社長‧傳說中的巴哈姆特櫻花大戰板板主之一的仙水後,成功委請他撰述推薦文,再經過10多天不眠不休查找資料確認,終在除夕2/4付梓。
當然一直以協力封面製作的鴨子‧楊絕對是本書更添風采的關鍵。(看看小孩都多大了,羨慕~~~)
本次的內容從要寫一本集大成著述後就不斷地萎縮,原本要以二創為主軸,也就是我前幾個月在《CCC創作集6》的內容,結果不知是否為我的「劣根性」,就是想要寫點不同的,一直寫不太出來脈絡,不然就太「橫空出世」了。話說我幾乎不走這種天外飛來一筆的文章,就是會給大家理由與邏輯,所以每本書才都是盡心盡力。
不過本書還是有點缺憾,由於要講求精確,我從原本預估圖文並茂,結果最後只有一圖一表,完完全全不像我之前所有書的編排方式,反而《放大鏡》系列在目前來看更硬。不過話說起來要硬也硬不到法律論文的艱澀,至少吾等脈絡性還算精確,慢慢看應該是OK的。
另外本次的印量也是特別稀少,百本不到,我還在嘗試印量究竟要多少才不會讓我庫存,話說若繼續庫存,日後就來預購PoD(Print on Demand)好了,畢竟.....蠟燭還是有燒完的一天。
FF33的第一天(2/16)在F38,第二天(2/17)在F39,請不要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