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水(sensui)是我大學「北大卡漫社」四代社長,所以我們到現在,通稱他為「四代」或四代目。(同時期的社員有後來在塔羅牌界知名的幽月陽)由於仙水大我一屆,我這屆稱為五代(有walker、wch2、吉翁軍、ac、Welsper等人)。

1999年從高中進入到大學時,當時還稱為中興法商的台北大學,根本是個社團沙漠,或稱為社團墳墓,因為學校的區域太小,民生校區的前門直接看到後門,然後社團大樓又在龍江路上,學校太容易進出,無法讓學生留下來,社團經營相當困難,尤其是當時中興法商漫畫研究社從第一代到第四代時,雖然出現許多名人(如李德洋(大神)曾參與業界黑歷史的螢火蟲出版社擔任翻譯編輯,目前仍活躍於FF同人誌會場的後台擔任指定場的口譯),然而早期這些都是一己之力、一方之霸,而非群力,尤其在社團經營上沒有找到訣竅(除了需要與學校的課外活動組的默契外),還需要去外部找奧援,以及產生許多當時BBS圈或是動漫圈上的漣漪才行。

四代是在當時的環境上僅能勉力而為,而到我這一屆的下半年之後,我從外頭學得一技之長,結合台大、交大、成大動漫畫社團的資源,以網路與電腦技術重新打造社團,創造出後續大約五屆較為輝煌的時代。

但四代就是我前面說的一方之霸,他在早期的BBS上,如巴哈姆特BBS站就已是「櫻花大戰板」的板主群之一,曾多次去日本參加櫻花大戰歌舞劇,我也曾到過四代家中一訪,看過當時的櫻花大戰歌舞劇的錄影帶之類的,實覺得四代的深不可測。而在2001年11月10日,廣井王子、橫山智佐應大新資訊出版「櫻花大戰2」電腦版的宣傳來台,巴哈櫻戰板的各路豪傑,組成Cos團體在當時的西門町昆明街的「性病防治所」(現在是台北市聯合醫院昆明院區)迎接日本訪客,並表演了諸多櫻花大戰歌舞劇的橋段,除了櫻戰舞外,仙水(飾演金剛)還與加山演出了致敬了2001年櫻戰歌舞劇五周年的「海神別莊」橋段,我們世人圈內人通稱為「海虎別莊」(可說是結合了港漫的基情),震驚四座,連在場的橫山智佐等人都笑得合不攏嘴。

下面就是當年的片段,由當時在巴哈、KKcity出沒的lordmi大所拍攝,我們才得以窺見當時的神妙。

我有幸也用了當年Fuji Finepix 1440的相機,拍到此等絕妙好景。

[公開]與動漫放大鏡-動漫著作權(1)推薦人-仙水

當然,仙水後來以ratchet之名行走江湖,並在政府高司單位擔任要職。他的著名事蹟就是同人改編電腦電玩作品《姜維傳》,成功以一己之力塑造了華人界的奇聞至今。


推薦序:說共同的語言,搭起與外界連結的橋樑

「佐賀這地方好像很好玩,怎麼去呀?」

這個問題是來自一位從來沒有飛過日本的朋友,因為接觸「佐賀偶像是傳奇」而認識這個位於北九州的地方。這看起來平凡無奇的對話,實際上卻表現出動漫產業的高度影響力。不只佐賀,靜岡縣的沼津、茨城縣的大洗都是這樣,當推動地方發展的機關團體投入大量經費,絞盡腦汁、喊盡口號卻只能帶來微乎其微的效果時,這些地方透過與動漫產業的結合,卻帶來驚人的效益。此時,我們也不禁羨慕,同時也感慨為什麼這樣的事例在臺灣沒有發生,動漫的傳播能力被嚴重低估。

但是仔細探究原因,是否完全都是因為動漫文化在臺灣被忽視造成的?事實上,如果有從事實務工作的朋友應該也會明白,政府或是公司要作出決策都並非靠著個人意志可以決定,許多政策都需要靠著長時間的溝通、研商及磨合方能推動,因此要如何能說服長官、同僚以及其他部門的人是成事的關鍵。然而,當圈子的語言無法轉化成對方能理解的文字,雙方欠缺互相理解的管道,自然合作是緣木求魚。

當然知易行難,實際要解決問題可不是這麼容易,但對小魚來說卻不是這樣,這位台北大學動漫社的學弟從我認識他開始就知道他是超級行動派,除了熱愛動漫以外,更是當成學問來認真鑽研。前幾天偶然拿起小魚的著作翻一下,赫然發現原來小魚已經在面對這個問題,系統化整理許多外人難以理解的文化與元素,同時用適當的文字加以闡述,甚至還可以提出具體的政策佈局,這正是搭建起圈內與圈外的橋樑,為後續更多的合作建立起第一步的基礎。

非常感謝小魚邀請我寫序,刺激一下我那停頓已久的腦袋。說來慚愧,雖然這些年從來沒有離開過圈子,但我也沒有多少貢獻,看見小魚的努力成果,在慚愧之餘也希望能讓更多人知道有這樣的作品問世,希望能讓更多人願意交流溝通,對上讓政策圈理解動漫文化蘊藏的潛在活力,對下將動漫文化予以內化至在地文化中,雖然短時間內不見得會看見什麼變化,但只要開始做,未來一定可以看見明顯的改變。

仙水(近十年的渾號為Ratchet。資策會科法所研究員,從櫻花大戰開始入坑,最近喜歡的作品是Lovelive系列和22/7。熱衷於將大家熟知的歷史用更有趣的角度詮釋,姜維傳及漢末英傑傳是他的作品,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稍微搜尋一下)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小魚Ro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