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佩玲:臺大智活中心主任/應用力學研究所特聘教授
這是一個嘗試結合創新流程概念的動漫媒體研究。

編按:引自書封底的推薦文。

國內各大學專科院校內,感覺起來動畫科系、遊戲科系好像已有不少,而且談論大眾流行文化的通識課、動畫漫畫類的通識課程也不少(政大蔡增家、李衣雲、中興陳仲偉),但要像是東海施奇廷老師在物理等基礎正課當中結合電影、動畫、特攝的文本素材內容,並能融會貫通者,就不是那麼多了。

過往動漫畫不若小說、電影一般,是一種被歧視的文本(參見李衣雲老師在《動漫透視鏡》的推薦序),也因為其非主流、次文化、「與分數無關」,所以在教學時不被重視,記得在20年前的國高中時,常常是只有年輕老師才會跟學生用動漫畫的題材交流互動,不見在其他年齡層老師當中。時至今日,教育體制丕變,學生形形色色的「跨領域」情形明顯,教學者除了新人輩出,改用他們擅長的讀物來作為教學的導引外,少數的老一輩的教學者也開始試著採用,或是偶一為之來與學生互動,有時甚至是挽救低迷的教學風氣之良方。

劉佩玲教授是我單位的總主管,但由於執行層級的關係,通常我只在一些場合擔任輔助性的角色。她不只是在研究成果上突出,在教學成績上也榮獲「教學優良獎」。我雖然無從得知在一個枯燥的應力所學科要如何說得生動,但在一個特別場合當中終能見識其丰采。

2012年(100學年度)劉佩玲老師在臺大的創創學程-「服務設計」課程的期末比賽評論上(我擔任課程助教),為因應「老不老」主題,她即興從之前在輔大的演講時所聽的大友克洋《老人Z》作品之描述中,對於老齡人、機器人、醫病關係之間有一番深刻見解(參見《動漫透視鏡》第一篇楔子、《動漫研究記事-文化媒介篇2》)。這即在我腦海中刻劃很深的印象,一位與動漫畫沒有多大牽涉的名學者對於這麼冷門的文本有感,足見動漫畫的圖像化近用性(accessibility)多強,而且,動漫畫極易吸取跨領域素材的成分,遂使我重新思考動漫畫與不同學科之間的關係。

想想我們不是時常挪用裡面的文本例子、動漫閱聽現象、迷群狀況而去對應一些政治、經濟、社會、國際關係、電影與其他文本的事情而大作評論一番嗎?另外像香港作家湯禎兆的文筆表現與挪用借代等妙語生花的例子,不也像他非常推崇東浩紀《動物化的後現代》裡面提到的動漫畫迷「資料庫化」的現象嗎(參見《悶騷日本》後記)?也因此或許可以從這些例子當中,試著得出來一些動漫畫評論或研究的流程(不一定標準化),就比擬是設計流程的double diamond process(雙重鑽石流程)一樣(也有點像是文章脈絡的起承轉合法),我們在評述一個主題時,其實一開始是發散出去,從各個視角、方法論來去談論這個主題,中間有個小歸納後,承接主題再經過幾層峰迴路轉(像是辨證的過程),後來進入結論。 (參見《動漫透視鏡》前言)

劉佩玲教授  

(2014/5/24 劉佩玲教授於筆者婚宴時證婚致詞)

《動漫透視鏡》一開始雖不是以double diamond的方式撰述,但在過程當中逐漸轉向,尤其後續篇章等於是在各節當中自成一格來做發散與收斂,從中來回應動漫畫跨領域研究的複雜性。劉佩玲老師帶領的iNSIGHT團隊在近年擬出的BEST model就像是double diamond不斷在做執行專案流程的改變與嘗試,我從中而得這個寫作的融合想法,或許也是個外溢突變的收穫也說不定。


同場加映:

[動漫透視鏡]與推薦者鴨子‧楊 

[動漫透視鏡]與推薦者咖哩東 

[動漫透視鏡]與推薦者蕭湘文 

[動漫透視鏡]與推薦者李衣雲 

[動漫透視鏡]與推薦者米奇鰻 

[動漫透視鏡]與推薦者古孟釗 

[動漫透視鏡]與推薦者的邂逅序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小魚Ro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