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我請了吳泰毅教授來作為這本新書的推薦人。

就如吳老師在推薦序中所寫的,我與他相識在中華經濟研究院,後來相繼離職前往人生下個旅程之後,就只能在臉書上碰面。
他念的康乃狄克大學,正好也有我的學弟(教友與好友),只能說這個世界真小,有才的人都可以遇到一塊兒,也因為有臉書,才能持續看到他多才的文筆。

2018年我從臺大智活離開後轉到TTC來,因為每人要訂定KPI的關係,2019年11月回到母校在交大(當時還沒合併陽明)所辦的台灣資訊社會學年會,並做〈數位廣播還是廣播數位化?談廣播的數位轉型〉的論文發表,那時才驚覺,泰毅竟然是該場的主持人(迴避想必因為認識而避免做論文評論吧XD),才知道青年才俊,當時跟我一樣的小夥子竟然是個助理教授,現在也已是副教授,就快要進入教授的領域了。

2021年10月1日我應泰毅之邀,到陽交大說了一場《舊媒體革新:廣播數位化的現在進行式-廣播數位化政策/數位廣播與Podcast產業近況》,那時似乎還是疫情還未非常嚴重之際,也久未見陽交大的校舍與學弟妹(了解我的過往者應該知道我們當年社團時代與交大的合作),實感溫馨。

第二次就是2022年12月30日,也就是我部門從NCC轄屬變成是數位部轄屬的困頓時期,就只能透過線上的方式進行5G專網的講演‧《5G與專網政策的再思考》。這場5G專網的演講也就是這本讓吳老師來做評點的推薦文之契機。

再次謝謝吳老師的大力推薦,讓我或能在之後持續打滾在這個產學兩棲的平臺吧。

下圖是2019年11月在交大光復校區相遇泰毅

[公開]與「轉生後被困在5G專網裏,竟然還要拯救世界」台灣5

 

下圖是2022年12月在線上與陽交大同學們進行演講

[公開]與「轉生後被困在5G專網裏,竟然還要拯救世界」台灣5


推薦序 轉生5G專網現場?政策、技術和現場觀察的奇幻冒險!

我與余曜成兄是識於微時的朋友。二十幾歲的某個階段,我們都在中華經濟研究院做輔佐研究員(碩士級研究助理),雖然各屬不同計畫,但同在三樓,見面機會一多,說起話來覺得投緣,儘管那時學生氣息未脫,聊天十之八九都是無關自己所學的事。再次相聚,已是2019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的年度研討會上。三十好幾,我剛到交大服務不久,而余兄則代表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發表論文,主題是廣播數位轉型,我才真有機會開始了解他的專業。之後陸續幾年我又請他來我們研究所演講,和碩士生談Podcast、5G專網等傳播科技發展的來龍去脈,亦莊亦諧的談話風格多年沒變,多的是他曖曖含光的專長底蘊。
這本書談5G專網,正是余兄近年來的專心致志的業務。當中有技術面的知識解說,為通訊科技的演化做了相當細致卻不艱澀的介紹,對於相關領域的入門者,是很好的文獻精華。同時,書裡也有機構面的政策、法規討論,不僅對國內外的沿革做了梳理,也更深入地剖析了台灣的政府就5G專網在頻譜選擇、規範訂定、權責歸屬、與業者斡旋等面向的歷程;對於有心了解這個議題的一般民眾與專業人士,是很珍貴的一手資料。
5G和5G專網的推動是國家重要政策,歷時多年,相關業務涉及多個部會及所轄處室及中心,余兄身在其中,以局內人、內行人的角度觀察論述,見解難免有刺。批評不必然是壞事,只要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言之鑿鑿;這三點在本書中透過大量的文字說明和圖表彙整,再再都能彰顯,足見余兄就事論事的分寸,與風骨。況且國家大事,推行結果如何,可受公評;至於如何公評,當有不同聲音才能參考、比較,我想這正是本書的價值。
余兄囑我寫序,半喜半驚,讀完初稿,既有啟發,又受感動,希望讀者們也相同。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小魚Ro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