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也就是一種象徵性符號,它支持精神要素,並且帶給整個社群活力及情感的連帶。從以上所述的四個要素可看到,這四個要素彼此影響,也彼此增強與削弱,成為社群意識中不可缺少的關鍵。


藝術Art(在時間空間中分享情感連結)

 在這個理論中最後的原則稱為「藝術」。McMillan、Chavis(1986)將此社群意識的觀點稱之為「在時間空間中分享情感連結」。就如之前所說的,精神帶有受到尊重的權利則轉變為信任,接著,信賴則是創造社會交易的經濟之基礎,這些元素一起創造了共享的歷程,而可在藝術中成為象徵性的社群脈絡。一個圖畫真實地表達出千言萬語,而故事則表達出人們的傳統。歌曲及五到展現出社群感情與熱情。藝術表達出社群卓越的價值。但是藝術的根本則是經驗,並且為了擁有經驗,社群成員必定要與其他人接觸,接觸則是社群意識發展的重點。

McMillan、Chavis(1986)主要的觀點在此重複。接觸對於社群建立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接觸的品質。影響社群接觸的品質有幾點:活動的終止、從活動中共享的成果、危機與犧牲、榮耀與蒙羞。McMillan、Chavis(1986)參考了超過40個實證研究去支持這個原則稱之為「共價的活動」(Shared valent event)。最初,我提到兩個「分子式」來說明這個原則:
1.共享的情感連結等=「接觸」+「高品質的互動」。
2.高品質的介入=「活動」(成功的結束-模糊不清)X「活動價」X「活動共享」+「活動給予會員榮耀的次數」-「活動給予會員蒙羞的次數」。

在這個觀點上,我將省略這兩個分子式。我會將「共價的活動」取代成「共享的動態時刻」(shared dramatic moment)。這個觀點的主要問題在於:什麼樣的共同經驗可以成為藝術?我則建議社群去選擇可以成為部份共同傳統的活動。這些活動可以增加社群的價值,並且會挑戰社群去面對更高的理想。這些活動呈現在社群的符號象徵裡。

(*這邊McMillan都以化學式的名詞來稱呼這個藝術中的概念。)


在Jonesville傳統有關美國中西部社區的研究中,Werver及其他(1949)承認共同的神話、象徵、儀式、節日等的整合的功能。為了達到平滑的功能以及整合在現代的社會生活中,社群必定得提供共同的符號系統。團體運用社會習俗(social conventions)去創造邊界。Berneard(1973)發現黑人的領袖運用符號去聯合黑人社區,並且公然挑戰白人勢力。Nisbet、Perrin(1977)發現親近的結合是象徵性的,他們說符號之於社會界,另外也就是細胞之於生物界或是原子之於物理界。這個符號據我們了解是社會界的開始。


Schlorshere(1989)描述在大學生中的社群意識,他建議道:象徵性的儀式創造出歸屬意識以及存在某件重要事物的意識。Gregory(1986)研究空軍人的社群,他們發展出他們自己的一套語言。這個符碼意味著會員關係以及歸屬意識。


是什麼集體經驗成為藝術?這是個社群接觸的歷程,但是單純的接觸仍是不夠的。接觸必定要有一個可靠的品質去變成有藝術性的共有記憶;社群必定要在共同經驗的命運中分享。事實上,這傳達出「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意識。除了分享的意念,活動畢竟要有劇烈的衝擊。某樣事物產生的關鍵時刻也就是為了某件在社群或是其代表物於危險中的事物。關鍵時刻可以創造集體記憶,但是卻不能隔代傳遞。模稜兩可或是傷人的言語能破壞社群意識。代表這些經驗的活動鮮少能成為藝術,唯有藉著勇氣來挽回悲情可才以成為社群歷程值得驕傲的活動。


象徵的符號、歷史脈絡、音樂或是其他象徵的表達意涵,呈現出卓越以及永恆的社群的其中一部份。他們表現的價值,像是勇氣、智慧、憐憫、正直、能比社群會員待得時間長及保持部分社群精神的價值。藝術支持著社群意識的第一個要素-精神,因此這四個社群要素其實是自我強化連結的循環圈。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本著作係採用 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魚Ro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