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屬感在精神(會員關係)上是相當重要的一環。社群歸屬感的消失,則會讓會員逐漸在社群當中退卻。在歸屬感中,信賴社群、能被社群成員接受、責任的付出都是讓歸屬感提升的方式。
歸屬感(歸屬的預期)
與邊界的概念類似,歸屬感基本上在文字上及意涵上都沒有什麼改變。最初,McMillan及Chavis(1986)認為其中之一的歸屬感之元素可以視為「歸屬感的預期」。而現在這個概念最好描述成「歸屬的信賴」。接受度的概念依然沒有改變。因此這兩個元素在社群意識理論-會員及社群裡面是個固定的參考點。
歸屬的信賴
信賴來自會員之中。如果一旦信賴不有效,丟臉的事情又發生之時,信賴的運作也會呈現出危險及需要勇氣來面對。本質上,人會歡迎自己所相信的人。另外McMillan、Chavis(1986)所提出的理論來支持信賴重要性的證據之外,Rugel(1987)使用計量社會學在精神治療的團體中提供更為確定性的發現。實際上,當我們相信我們會很愉悅的歸屬在社群中,我們會對社群有更多的吸引。
接受度
這個元素反應出上述所說的信賴在社群中的回應。
當會員有責任去相信他的會員資格或歸屬的權利時,社群的責任就是去接受會員是無差別的。在Westre及Weiss(1991)研究足球隊的社群時,他們指出隊伍的接受度會創造在個人於群體中的依附意識(sense of attachment)。因此不變的是,我們早先的研究已經確認當一個人在被社群給接納時,他會有更多的專注在社群中。
付出權益或認知失調
在沒有犧牲與挑戰時,真實的傾訴、情感的安全、跨越「他們」至「我們」的邊界及歸屬感等是無法達成的。社群需要測驗新的會員確認是否他們會忠於社群。社群必定要知道是否會員會挪出時間、精力、、財務的需求而成為一個有效、能支援的成員。在McMillan、Chavis(1986)的研究中,我定義出一個認知失調的概念。然而在這個定義中因為太過難以理解而無法傳達出簡單的精要,那就是成為社群的部分需要「付出權益」(paying dues)
藉由第一次會員在團體中敞開扇門,付出權益可促進社群的情感。這也給予會員權利的意識。
然而當只是付出權益的名號掛在會員身上時,社群也有權利去預期權益將會被付出。小朋友常常被告知說有權利也要有責任。社群會員的權利可以預期社群能號召會員去犧牲奉獻。像是徵兵與賦稅就是最好的例子。
除了McMillan、Chavis(1986)原先所引述的賦稅的例子及發現外,近期的實證延伸了付出權益這樣子的概念在社群意識上。例如Ingram(1986)研究教堂的集會中,他定義付出權益是種在教堂前分享個人的經驗與見證。他發現遇到了挑戰可以增加人在教堂中的地位。Rugel(1987)對於精神治療團體的研究中指出只要有人投資在團體更多,他就可以在團體中更被接受。在其他近期研究的發現中也提出這些對於理論的重要證據。如果有需求的犧牲過多(大),這能損害會員間對於社群的依附關係。Swan與Seta(1992)、Seta與Erber(1993)則提出「產生親密性的犧牲數量是有一定的限制」。這個概念與挾著恐懼對待病人的精神治療經驗相一致。當治療師詢問病人而創造出敏感喪失的階梯時,藉由合理的增加將各個梯層分開就很重要了。如果步驟相差過遠,病人將會拒絕看診,而且診療次數會增加,也不會降低恐懼感。這個有關付出權益的警告則與McMillan、Chavis(1986)對於在社群的會員關係上的丟臉之影響的討論相一致。如果會員被問到比他們能做的事情更多時,他們不能勝任的狀況就會暴露出來,而這個導致的羞愧會產生對於社群保持距離的需求。
本著作係採用 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