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16(六)第一次看臺灣戲劇表演家的表演,而且是到台中去看,好特殊的經驗,多謝妹々啦。話說我真的已經好久沒看舞台劇的表演,而且以往多為看老劇團的演出,非老劇團以外的團體,以前最多只有在大學時期有看過實驗劇場或是學校戲劇社的演出,因此對於其他中小型劇團與無名團體,都少有機會也不知其發展至哪種程度了。這場《WoMan這一夜-守歲》,我覺得是一場不錯的演出,不過也由於不同於大型劇團或是名演員的演出,精細度也有差異。以下純粹自己感受,沒啥見地、班門弄斧啦。

故事:

原本在節目單上的故事,與實際的故事略有差異。節目單劇情大綱:「有失憶症的外婆、離婚的媽媽、還在美國唸書的女兒在除夕夜圍爐,女兒特別邀請ABC的男友一起來家中過年,但奶奶因失憶症使得在她的記憶與現實中,錯把女兒的男友認成已與媽媽離婚的爸爸與死去的外公,引發一連串的矛盾與誤會。」我看到的劇情是:「有失憶症與幻想症的外婆、離婚的媽媽、還在美國唸書的女兒在除夕夜圍爐,女兒特別邀請ABC的男友一起來家中過年,但奶奶因兩種病症的交錯之下,錯把女兒的男友、修理電視機的水電工,認成已與媽媽離婚的爸爸、死去的外公、離家出走的舅舅,引發一連串的矛盾與誤會。」簡單來說,增加了離家出走的舅舅一角,添增了一些元素,也讓觀眾雖然可猜測最後的結局究竟為何,仍可帶給觀眾恍然大悟的新鮮感。整齣劇我得出的概念如下:

1、演員的前後台表演深刻:

高夫曼(Erving Goffman)的戲劇理論在這齣戲中,表現得一覽無遺。戲劇理論在舞台的呈現在於前台、後台、場外這三個要素,由於這齣戲設計簡單,因此前台(飯廳)、後台(臥室)、場外(屋外)都不可或缺,而此處最重要的前台飯廳成為整齣的張力區域。外婆與ABC男朋友由於病情與配合各種因素之下,「角色」變換與彼此互動,成為他們「相信」「自我」可以扮演起適當的角色,而能應付外在的變化。換句話說,ABC男朋友需要應和外婆的前台變化,但外婆總是將「無意的姿態」(unmeant gestures)作弄ABC男朋友身上,形成「當眾喧鬧的場景」(create scenes),這種喧鬧場景,其實也作用在媽媽、女兒,甚至是修理電視機的水電工,使得整齣「戲劇互動」,變得更為真實,也佈下結尾的伏筆。不用文謅謅的話來說,外婆與男朋友表現得真是令人激賞,帶有揶揄、捧逗感,讓人歡笑讓人淚,確實達到效果。

2、片段感受強烈,但整體性少了什麼:

主持人(?)最後在謝幕時聲明,此齣劇乃真人真事改編。個人按照整場演員口音的判準(其實就簡單的二分法),乃外省腔,也就是人物應為49年隨國民政府渡黑水而來的逃難者,經過40~50年的歲月摩蹭,架構出的現代劇。如以媽媽的角色判斷,約45-50歲、女兒為20-25歲、外婆約75-80歲,此正確的背景時間可能在90年代初期,最晚不超過1999(49+50)年。但,為何編劇不強調背景?是要讓觀眾自行觀察到究竟與個人哪個背景經驗相似,是認為無論哪個時間點都不很重要,是其他目的,還是這就是瑕疵?

我在整齣劇進行之中時,眼淚是一點一點掉,尤其我看的是三代母女間的齟齬與化解,整個家庭的復合與包容,這是個narrow narratives,有趣的是,整齣劇的背景應該是個長時間的過程,但卻挑選一個近現代的時間來描繪整段的時間,編劇或執導應該是要觀眾腦內補完前面的過程,不過卻對我產生疑惑。為什麼?因為這其實並不需要強調這是一個外省族群來台的過程,如果這是本省家庭,然後也有外公早死、外婆有疾、媽媽離婚、女兒送出國,並不會有多大的差異性,易言之,外省訴求,明顯是要讓大家去思考時代背景,但這個腦內補完的過程,實在難以讓我感觸,呈現出背景可替換的矛盾。

3、實感不若寶島一村,意猶未盡:

或許我被《寶島一村》、《相聲說垮鬼子們》、《那一夜,我們說相聲》的防空洞篇,養慣了跨時代的穿透性、專論大陸時代的閉合經歷等,也習慣了大時代大劇場的感受吧,也或許上述劇中較為強調那是一個具體的完結,本齣戲在結尾的時候呈現出的是另一種時代的展開,只是這個展開,由於原本場景的限制,可發展性、想像性都不足以是大時代大劇場,而有無法滿足的氛圍。

 

◎不是結語的結語:

或許這是我的異想天開,如果這齣戲將普通話改為閩南話,會形成什麼樣貌呢?

 

●附帶一點:

行銷活潑化:

臺灣戲劇表演家的文本題材多元,並且衝勁活力十足,雖是高雄劇團,但是已有十年成績,(現在能存活十年的劇團不多了,春禾都倒了@@)。他們的套票promote、場+場的promote、網頁的表現手法,都讓我耳目一新(應該是我近年都太不注意文化事業的行銷手法了...),加油啦!妹々,再讓我跟去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魚Ro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