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17年的動漫研究記事-文化媒介篇3的推薦文,由譯者黃牧仁(K.K.)撰寫。K.K.是筆者在台大社團時的學長,本來是沒有機會見面,而是在2006年我進入研究所後,擔任北市府研考會的約聘學長-詹明璋正好與K.K.是同事,才認識彼此。K.K.雖然當時在市府工作,但仍對於動漫畫熱情不減,最有名的譯作是「星界的紋章」系列。這幾年K.K.一直有在臉書上追蹤我的動態,並支持圈內的發展,讓筆者直接想到何不找他來推薦呢?總之就促成了這當美事。


推薦序-「專注」與「持續」

一路追著看小魚的「動漫研究記事」系列本,這應該是第七本了吧?

認識小魚十多年,一直很佩服他在動漫研究之路上的專注與繼續。這兩點都是在這個時代裡難能可貴的精神。在小魚十多年來的專業與毅力下,他的動漫研究文兼顧內涵與親和力,啟發包括這系列本的讀者,也就是你/妳在內的,一個年次又一個年次的動漫同好們,也讓整個台灣社會的青少年文化,逐漸變成動漫的形狀了(有問題發言)。

比方說在「『簡視』Cosplay」一文裡,小魚就透過文獻回顧和親身經驗,實際告訴大家數十年來日本與台灣Cosplay的行為演變與文化發展,逐漸從個人認識小魚的那時候還「給人次文化的感覺」,到這幾年的「普羅性」。進一步而言,整個台灣的動漫風氣也確實由「一小撮小孩子在玩的次文化」,逐漸演變成「不論男女老少都會想關心一下的近主流話題」,而且也在台灣產業各角落萌芽生根,趨勢正指向一個自給自足的產業體系。

個人二十年前在學校參加動漫社團時,雖然滿口熱血(用現代的話翻譯叫「中二」)以「推廣卡通漫畫藝術」為己任,但心裡其實沒料到二十年後,搭個捷運張望一下就是整片牆面或天花板的動漫手遊廣告、回到家裡稍微忍幾秒廣告,線上動畫漫畫就免費看到飽、原本只能追著新聞羨慕期待的日本聲優,直接飛來台灣開演唱會或見面會、更別說這幾年各縣市直接投入政府資源推出動漫形象的虛擬代言人、輕小公開看周邊隨手帶甚至開痛車上街也不太會招人白眼……。這樣的社會風氣演變,個人相信小魚的動漫研究在其中發揮相當大的作用,喜愛動漫、甚至可能也是動漫創作者之一的你/妳,也為整個社會的進步貢獻一份心力。

雖說社會或多或少還是對動漫有些負面成見,但就像小魚在這本子裡的論述一樣,就算「會被人以異類看待」,只要「20年來在會場上都只扮裝同一角色」,誰都有機會成為傳奇人物。正如小魚的動漫研究文一樣,「專注」與「繼續」。

很榮幸有這個機會推薦小魚,希望你/妳也能從這本子裡,獲得更多啟發。

 

黃牧仁(K.K.)(譯者,曾任臺北市政府免費Wi-Fi「Taipei Free」創辦人)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動漫研究記事 黃牧仁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小魚Ro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