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同人本的出版,很隆重地邀請到李衣雲老師的跨刀推薦。

也請不要錯過這本以同人誌的方式出版的研究記事了!

aa.gif  

 

 


睽違7年(2018年),終於要將李老師的推薦序公開上網路了。承蒙推薦人當時的幫助,讓小魚的著作可以持續進展。

推薦序-「萌」的誕生 

漫畫佔了我生活中很大的位置,也許有段時間因為學業或工作忙,就像許多社會人逐漸遠離了漫畫一樣,我也放下了漫畫轉向其他的媒介,但最終仍然還是會回到漫畫的世界來。應該說,就有一種「非看漫畫不可」的衝動,讓我又會一頭埋進漫畫裡。 

當大雄從大雄哥哥變成了大雄小弟(?),小叮噹改名為哆啦A夢時,我所熟悉的漫畫世界也逐漸複雜分眾化,出現了許多新詞新樣。1980年代末時,那種混沌未清、無以名之,只能以「好美哦」、「好曖昧哦」來表達的人物關係,在歷經「BB」、「男男」、「be-boys」後,終於在1990年代末有了一個名字,叫作「BL」,而我們指向那些關係與情節的難以言喻的感情,也在2000年後得到了一個概念詞,叫作「萌」。同人誌的世界從女性襲捲到男性,從小眾進攻到商業市場,80年代末被污名化的御宅族,在今日雖不能說終是揚眉吐氣,但至少可以標榜著「另類」承認自己是阿宅(吧?) 

但是,令我始終耿耿於懷的,是那實在令人不敢想恭維的「腐女」一詞。多麼懷念90年代「同人女」的稱呼,沒有「氣味」、包含著「為心愛的作品不計理性奉獻創作」的弦外之音,而今盛行的「腐女」,雖然有些傳神地呈現了「生根」在某個作品、配對中無法移動、終至腐毀亦不悔的意象,但…總覺得污名化的意象又回到了這個名詞與其指稱的對象上。原本只是同好間取「婦女子」(日文)的諧音以自嘲的「腐女子」,在媒體傳播而被圈外人使用時,有多少人還真的能排除掉「腐」這個字的形音義,而真正去理解「腐女」這個名稱的源流與意指呢? 

我想,這是小魚的這本書能告訴我們的。替我們理出一個入門漫畫世界的門檻,然後招待我們進去ACG的世界一探究竟。所謂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小魚的這本書從淺入深,將外行內行一網打盡,或踏進動漫世界的無盡天地,或在小魚的字裡行間尋找同好的會心一笑,想必各都能有所得。 

最後,小小地感慨一下。最近網路世界當道,電子書快速追趕著紙本的世界。雖然網路上的PO文或漫畫能省下了放書的空間(抬頭看看我家滿溢了的書櫃),或是超越國境的障礙,取得在台灣無法入手的心愛作品,但是,手拿紙本的快樂對我們這種老人來說,還是電腦螢幕無法比擬的。很高興看到小魚決定負起跑印刷廠、排版、擺攤等等的辛苦,把這些文字變成紙本。也希望大家能珍惜這本書! 

紙本還是大好! 

 

李衣雲(政大台史所副教授,2011年時任助理教授)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李衣雲 同人誌 小魚
    全站熱搜

    小魚Ro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