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Understanding Comics》的正體中文版(漫畫原來要這樣看)翻譯出爐,除了感動以外,其實不勝唏噓。這些年我在一般工作之餘閱讀了不少對岸關於文化產業、政策以及動漫畫有關的著述,比照台灣的研究狀況會發現,台灣連最基本的「文獻探討」的功力也將被中國超越。中國的動漫畫研究強在大量的跨國比較分析,包含日本、美國與歐洲的動漫畫工業生產模式、行銷與政策法規;他們特別針對迪士尼、手塚治虫、宮崎駿等人的成功與模式進行專著分析,而且還有針對動漫畫文本類型比較、文創周邊的研究都進行縝密研究;另外在民間,持續盜版的優勢,讓如漫友這麼大的出版社自2006年以來,以《動漫大百科》為名,蒐羅日本所有知名的動漫畫相關的人事物而納入書中(還全彩的)並持續更新,作為動漫人(迷)、研究者的工具文獻。

值得一提的是,中方還出過如夏目房之介、中野晴行等知名經典的文獻,以及2010年出版一系列的麥克勞德「漫畫三部曲」,顯示出中國不只以日本為師(敵?),只要是經典的、知名的,符合政策的,就引進與翻譯,這些大量的研究頗像「動漫畫自強運動」,但唯有這些大量的引進,才有機會成為「動漫畫維新」。

左為人民郵電版,右為愛米粒版Understanding Comics  
國內對於動漫畫的認識早已偏移日本非常得重,了解美國動漫畫或研究書籍者在早期的迷圈雖然有,但並非顯學而讓所占族群甚少,近來才因漫威(Marvel)大量IP產製才讓美漫重回檯面,反而學術圈上就顯得較為平衡一些,至少就學術圈上,對麥克勞德或是認識《漫畫原來要這樣看》還不算太晚。從2000年前後,如蕭湘文在漫畫理解度研究或是經典研究論著《漫畫研究-傳播觀點的檢視》上就引用之。2003年之後博碩士論文就如雨後春筍般引用,並主要集中在漫畫圖像的表現形式分析、漫畫閱讀、認知吸收等藝術、傳播學、教育學或應用心理學研究。

然而,始終麥克勞德的著作無法進入台灣的出版殿堂,一方面,這類書籍「究竟誰看」(目標客群是誰),若是目標以學術研究者來看好了,群學、韋伯、唐山這類中小出版社沒有出過「圖像式」的類學術書籍,似乎挑戰性頗大;一方面,市場多大?學術研究者有多少?想要做漫畫研究的讀者又有多少?即使是學術出版社要出,量體也頗為侷限。

難到就沒有適合的出版社出版這類的書籍?目前市面上如富野由悠季的《影像的原則》由五南出版,除了有譯者極力推薦與促成的愛外,這間主要以政府與學術書籍為主的出版社願意出版,已是風險盡出、頭洗了一半 ,不過最後的成果是甜美的,賣量極佳。因此其實回歸到賣書基礎三原則-作者的名氣、書本的內容、銷售的方式(通路與推廣),無論是學術或是一般出版社,只要出版社有決心,除了吸引到目標客群外,讓經典外溢到一般閱聽眾,使其認識到漫畫的內涵與精髓,這也是這次愛米粒若要繼續出版麥克勞德的另外兩本連動著作的關鍵。

話題說回《漫畫原來要這樣看》,市面上雖然有很多漫畫理論書籍,但麥克勞德的這本經典我認為有三點值得注意:


1.在漫畫視覺藝術研究的脈絡上,《漫畫原來要這樣看》 成為繼已故美國漫畫理論大師艾斯納的《Comics and Sequential Art》(漫畫與連續性藝術) 後最被推崇的漫畫理論書籍。
艾斯納是讓漫畫成為一種學門的關鍵性人物,其《Comics and Sequential Art》成書於1985年,以文字為主、圖像為輔來系統化介紹漫畫與閱讀的形式、圖像、時間軸、畫格、結構表現、書寫與應用,甚至已預測到當代的電腦與網路閱讀漫畫的型態。而麥克勞德則是更進一步,《漫畫原來要這樣看》 以全漫畫的形式來行論述之實的漫畫理論書,除了奠基在艾斯納上,更能清楚將漫畫的意義、畫格、線條、跨國漫畫的比較,甚至是漫畫的地位與價值呈現出來,可說是老少咸宜的經典圖書。


2.《漫畫原來要這樣看》不落俗套,定義出值得發展討論的漫畫架構。例如在漫畫的定義上,麥克勞德以「抽象」、「寫實」、「文脈意義」、「語言」等變數,自訂出包含在這四變數下有意義的「漫畫宇宙」三角(The universe called comics)。這個定義方式最直觀是可以讓人辨識出漫畫畫風的歧異性,無論是日本與歐美漫畫的差異,或是寫實派、劇畫派、少女系還是萌系之差異,還可發現幾乎所有的視覺藝術(美術)都可從這三角當中討論。這其實有助於每個人去理解浮世繪、諷刺畫、卡通、連環圖畫、漫畫這些在複雜難懂又相似的定義下之差別。
此外,另一饒富趣味的分析結構,稱為畫格布局,麥克勞德以「從片刻到片刻」、「從動作到動作」、「從主題到主題」、「從場景到場景」、「從觀點到觀點」、「不連貫」等六項分析變數來呈現出不同作者之間的風格差異,並可從是否採用「從觀點到觀點」來去辨認出美漫與日漫風格的差異。這種以畫格呈現的比例百分比來做類似描述性統計的分析,對於理解漫畫在不同的文化與時代下的組成,有諸多意義,並讓後續做動漫畫相關的研究者有諸多延伸,比如2012年李衣雲《變形、象徵與符號化的系譜》所分析美日台漫畫在不同時代的方法,即是延伸《Understanding Comics》並增加「聲音與效果線」、「說明文與話語」等變數;而如傻呼嚕同盟在2015年發表的〈以統計物理方法探討漫畫分格模式之特性〉,則是利用寫程式來計算區辨日本與美國漫畫分鏡之差異,不同以往土法煉鋼用人工數畫格分鏡的方式來做大規模統計,也是一大突破的示範。


3.就現行圖書的出版形式來說,《漫畫原來要這樣看 》像是某種「圖解○○學」的先驅,其實就是個「圖解漫畫學」的這個概念。漫畫理論要能易懂好讀實在不容易,過往根本上就是以文字性的方式來分析漫畫,所以即便是老一代的漫畫史學家李闡,雖然他也是早期的報載漫畫家,但若將漫畫提升到一種理論層次,他主要仍是透過文字的方式,加上少量的圖來輔助說明;另外如陳仲偉在2006年以降所著的《台灣漫畫文化史》等作品,也是以大量文字性的方式與輔助性圖來分析漫畫。這些撰寫方式對於要擴大讀者群或接觸媒介來說,都算是傳統上的阻礙,難以科普化,也讓這類書籍多只能在研究者間流傳與關注而已。
國內雖然早期像蔡志忠對於《西遊記》、《莊子說》、《聊齋誌異》,甚至是近年在佛教經典有所謂漫畫化的方式呈現,就我來看,這像是一種延伸性的二次創作(改作),但也如這類的懶人包式的視覺改作,讓現在的讀者能更方便接收這類難以閱讀的概念,若以推廣角度來看,這類圖解書確實是成功的,若讀者覺得內容不夠,依然可以以此為基礎翻閱更深入的書籍來對照。


很多人以為漫畫是小人書,每人都看得懂而鄙夷,但其實從小到大甚至出社會後,我們就會發現不見得每人都懂看漫畫,甚至是排斥漫畫的文法與閱讀,因此看漫畫與一般文字性閱讀一樣,都是學習而來,只是每人的喜好度不同罷了。《漫畫原來要這樣看 》終於在20多年後可以以正體中文版的姿態呈現給大眾,也期待經得起國內讀者考驗,系列作能如期推出,讓國內大眾對於漫畫與漫畫研究能更加認識與知悉箇中有趣之處。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Understanding Comics
    全站熱搜

    小魚Ro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