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即將收錄於北大卡漫社第三本社刊中,是筆者經過幾年下來匯整的一篇或數篇稿子之一,甚至在筆者空檔之餘也打算將這些脈絡作更進一步的理論推導,畢竟這似乎沒有那麼簡單就可以敘述完成。
此篇主要敘述的就是近10年來興起的動畫卡拉OK活動的一些歷史脈絡及日式卡拉OK店家的興衰歷程,最後則引用Rogers的創新擴散理論來描述整個的可能性。畢竟是個了解這一段歷程的小品,沒有嚴謹的辨證,僅當參考之用。以下則是節錄的內容。

壹、導言

為什麼要參加動漫畫社團?想必對於大學生而言是個相當值得深思的問題。
常言道的大學三學分:學業、社團、愛情,社團就包含在其中,並且常讓人踏入就難以自拔。社團的功用為何?普遍的說法就是在其中可以了解團體活動的相處之道,成為幹部後與其他人的合作,以及與外界社團、廠商、公家單位等公領域、私領域的社會化過程。但還是回到原本的話題,參加動漫畫社團有什麼「與眾不同」之處呢?如果以行銷使用的SWOT來分析,或許可以看見一些事實面。增加優勢層面的方法為何,以動漫畫社團來說,就是活動、活動、活動了!筆者此處說到的活動,特別是以動態性為主的「歌謠季、卡拉OK」為探討之主軸。


貳、動畫歌謠季的產生

動漫畫社團於1987至1989年前後,分別成立成大動畫社、清大光畫社及台大卡漫社(維基百科編者,2007),從隱晦不明的社團登入大堂之上,這對於動漫畫迷而言是個極大的鼓舞。社團當然也求新求變,即使90年代初期網際網路還未開始,動漫迷仍能靠彼此的管道協力讓資訊同步於日本。而在KTV盛行的當下,這些動漫迷自然沒辦法靠市面上普遍的店家來滿足需求,此時有個方法就是靠著日式卡拉OK店家來尋求之道,例如在90年代末期在台北市中山北路的中山市場附近的「彌生」,即是動漫迷聚集唱歌的處所;另外個方法就是自力救濟,比較明顯的例子是1996年 中央大學動畫社的私人自製的動畫卡拉OK開始,透過電視的錄影、LD與錄影帶的對拷、兩台以上的錄影機來剪輯,雖然成本高、麻煩、浪費時間,熱血的動漫迷自然可以一笑置之。這個活動雖然看似只有成形於一地,其實透過活動的擴散,也漸漸傳至其他學校,例如台大卡漫社在98至99年期間,也開始進行卡拉OK的活動,並且也開始做出剪輯帶。中興法商漫畫社(現北大卡漫社)也複製及學習台大卡漫社的經驗而在1999年時開始辦出社內形態的活動。
此活動有大幅度的進展與整體電信產業環境的轉變及個人電腦整體設備的進展或有直接與間接的關係。而在這之後所辦的活動,於2000年底初步使用VCD當作成品,藉由公開的卡拉OK活動來與動漫同好同樂。2000年至2001年,台大卡漫社也開始進行動畫剪輯的教學,並且也定期在其卡漫週的最後舉辦動畫卡拉OK活動;2001年5月的北大卡漫社與林原惠熱血迷俱樂部合辦以林原惠為主的卡拉OK活動,也是此活動轉型擴散的代表之一。而至近期傻呼嚕同盟與中大動畫社在信義誠品旗艦店舉辦動畫歌謠季等等,在在顯示出此活動於台灣擴展的程度。

參、日式卡拉OK的走向

動漫迷在各大學的動畫卡拉OK活動中得到了活動的樂趣與迷群聚集的交流,日式卡拉OK似乎就不被動漫迷所青睞了?其實前面提到日式卡拉OK在2000年之後還是對於動漫迷有所影響。除了「彌生」外,台北市的「D&D」、「V-mix」等KTV店也是動漫迷、J-Pop迷的聚集地,尤其是「D&D」在2002年時購買許多東映的動畫卡拉OK錄影帶、LD帶後,亦吸引許多動漫迷前去歡唱。
幾經轉折之後,2006年,位於台北市林森北路六條通附近的「青春譜」卡拉OK店讓動漫迷重新找到了除了校園動畫卡拉OK以外的地點唱歌。
「青春譜」與「彌生」的不同在於老闆的概念以及氣氛。原本「青春譜」的老闆藉由學習的誘因來讓日語補習班學員來歡唱,客群則無設限;此外使用日本U-kara3的機器、採購日本的卡拉OK帶等,對於一般的動漫迷唱動畫歌而言,大部分是足夠了。另外在參與卡拉OK的人來觀察,如果非包場,通常都是不同小群體集結而去,而在同個包廂中,可以看到不同群體所唱的歌路,經常透過這些唱歌的氣氛中,讓彼此的小群體交流,甚至能成為連帶而進一步的結識,在其他的包場場合中透過這些結識而成為更大的歌唱社群。
「青春譜」在網際網路與社群的催化之下,一年過後變得從市場的小角,儼然成為這個市場中的要角,這可以從「青春譜」與「亞都」可能性的『競爭』上看到一些端倪。有趣的是在過程中,無論是外在的因素、大勢所趨、無形中的必然之中,「青春譜」也躍升進級了,並在新機「cyber DAM-G50」安置妥當之後,客群的吸引力再度提升,並且也讓擴業經營的可能性提高了。

肆、結語

在Everett Rogers(2006)所說的創新擴散中,對於新科技接受度到達百分之十至二十之間時,會受人際關係網而開始發酵,終於讓關鍵多數接受創新,並且讓S型曲線開始急速攀升;而在網際網路的影響中,他也指出此媒介能使擴散過程加快(Rogers,2006,p.42、p.224)。這些指的一個重點在於擴散的過程由於媒介居中造成的傳遞效應而讓創新氛圍擴散出去,也由於時代的不同,這種傳遞速度也因此不能同日而語。將創新擴散放在大學的動畫卡拉OK的例子中,可以說科技轉變的效應加速了彼此間的交流,而在青春譜的例子上更能突顯傳遞訊息而讓關鍵人物進入,使得整個市場開始出現震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魚Ro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