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新益:台北市出版商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
動漫透視鏡,透視動漫界,作者援引不同的學說方法,藉以透析動漫產業領域,一窺全貌,令人豁然開朗,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薦的動漫論著。

編按:引自書封底的推薦文。

在《動漫透視鏡》第四篇「動漫產業」中,提到漫畫出版社編輯在整個出版體系上呈現出「結構」上的問題,尤其漫畫雖是主流的大眾文化,卻非從基礎教育上就被認知通行的文化媒體。就如李闡等人自1970年代建立中國漫畫學會以來已40年,動漫畫的文化地位之低落一直無法有效提升,可見大眾媒體的「主流性」常與具長久社會文化認可的精緻文本呈現排斥性的效果。教育、填選科系常與後來的工作脫離不了干係,這也就是「賺錢工作-科系-考試-教學」的經濟理性結構,對於漫畫出版業從業的編輯而言,常常是在眾多圖書出版業裡面最後被挑選的一種工作。雖然興趣對於持續工作的穩定性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一談到生活上的「麵包」,恐怕得打消很多人進入漫畫出版社了,這使得漫畫出版社在挑選人才時,常只能挑剩的。

這邊不說「剩」是好的還是壞的,而是以一個競爭的概念來去思考。想想經濟上所稱的「完全競爭市場」,是市場上競爭廠商數最多的,能存活下去除了至少要跟別人一樣「me too」,必須要有足以撐下去、找到其中特殊性的能力者,且非常需要時常因應市場的變化,就如逢甲夜市的攤販們,除了大家都在做吃的,時常都需要研發新的東西,能至少炒熱一陣、吸飽後再去轉移陣地或再研發,這些攤販的特性就是他們最能適者生存,最不易被淘汰,競爭性最強,對應在出版業當中也是如此,多少編輯先在大型出版社廝殺,最後才挑到進入漫畫出版業之中。

一般出版社的編輯雖然本身不限科系,但以比例上來說,文科的語言專業能力較好,對於校稿的文字較有感覺,因此如中文系、外語系、出版科系(如文大、南華)等。然而能一直待在漫畫出版社的編輯,其實對於動漫畫出版物的愛與熱血,比起其他人是過之而無不及的(要能忍受麵包與現實),這也讓漫畫出版社的編輯來歷五花八門,比如大辣總編輯黃健和為文大戲劇系,青文模型的總編輯孫豐澤為台大地質系、尖端的上海分公司總監大破楊仲偉為景文應用外語系日文組,他們共通的特徵是很早就進入職場工作,對於漫畫出版業的生態內相當熟悉,甚至與日本、中國、外國的漫畫與市場了解甚深,但這些資深編輯共通欠缺的是無法以一個更高層次的視角提出圈內的過往與現在的樣貌,論述性欠缺,也或許是本職學能不是在分析這些事物,但卻使得漫畫出版業界只有第一代的經營理念,卻缺少一個有高度、能有文化繼承感覺的、不是商業利益的動漫畫圈氛圍。簡單來說,就是書念太少、人文素養不足的缺憾,主事者無法真正與文化圈和鳴,難以塑造具台灣精神、有文化意義的動漫畫圈。

青文蘇新益總編輯長    

(2013/9/7 與蘇新益副理事長於師大汀州校區中正堂Comic Nova 2)

蘇新益副理事長是我在2013年的「Comic Nova 2」時所遇見的讀者。在這幾年參與的同人誌展中,碰見如酒井亨、王佩迪等近年深度接觸台灣動漫畫圈的大學教授/媒體人、科學園區公會的游鈞華編審視察、配音員勇伯(李勇)等,而在出版界層級算最高的,就屬蘇副。蘇副是我在圈內少見擔任漫畫出版圈要職與有相當年紀後,仍能持續進修的高階管理人員,他在06年時畢業南華的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又在13年時報考東華的中文系民間文學博士班,堪稱是最用功的漫畫出版人。當時蘇副來攤位閒聊時,我難掩興奮,尤其少見能了解我書中文字者並與我搭話聊漫畫出版界的事情,他並謙說這些年他擔任台北市出版商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有關公會內的出版刊物若要寫漫畫的文章,因為找不著人所以都是由他來執筆,正好見得這個同人誌展的機會,可以發現有許多的有志之士願意投入研究動漫畫圈的事情,讓產業有所提升,甚感欣慰。雖然有他的盛情邀稿,迫於當時工作上的忙碌而無法協力,不過蘇副仍相當大方說,願意在往後我若有什麼需要協助之事時,跟他告知一聲,令人感動!

這次《動漫透視鏡》在出版前力邀蘇副推薦,代表著不與其他推薦人所在領域重複,更顯其動漫畫圈的出版界內角色的重要性。希望圈內的高階管理者能更有視界、高度,理解文化圈、學術圈以及動漫畫閱聽者(不只是消費者)的聲音,不要說重視消費者,卻將消費者放在最後去思考。


同場加映:

[動漫透視鏡]與推薦者劉佩玲 

[動漫透視鏡]與推薦者鴨子‧楊 

[動漫透視鏡]與推薦者咖哩東 

[動漫透視鏡]與推薦者蕭湘文 

[動漫透視鏡]與推薦者李衣雲 

[動漫透視鏡]與推薦者米奇鰻 

[動漫透視鏡]與推薦者古孟釗 

[動漫透視鏡]與推薦者的邂逅序 

arrow
arrow

    小魚Ro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